企業(yè)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,從打造門面開始
時間:2025-09-06 06:00:01
前兩天跟一位做外貿的老朋友吃飯,他愁眉苦臉地說:"現在客戶都習慣先上網搜公司信息,我們連個像樣的網站都沒有,人家第一印象就打了折扣。"這話讓我想起五年前自己創(chuàng)業(yè)時的窘境——當時覺得產品好就行,網站隨便弄了個模板應付,結果白白錯失了不少合作機會。
說真的,現在要是哪家公司連官網都沒有,客戶八成會覺得不靠譜。就像你去相親,對方連張正經照片都不愿意發(fā),心里肯定犯嘀咕對吧?
具體來說,好的企業(yè)網站至少能解決三個痛點: 1. 24小時營業(yè)的銷售代表:凌晨三點海外客戶發(fā)詢盤,你的網站照樣能接單 2. 品牌形象的化妝師:我們上次改版后,客戶反饋"看著就專業(yè)",報價成功率直接漲了30% 3. 流量轉化的集散地:從社交媒體導流來的客戶,總得有個"落腳點"吧?
剛開始做網站時,我也走過不少彎路。最典型的就是貪便宜找學生兼職做,結果首頁banner圖居然是網上隨便下載的,差點吃版權官司。還有次為了追求酷炫效果,把網站做得像夜店燈光秀,加載速度慢得讓人想砸電腦。
現在回頭看,企業(yè)建站最忌諱三點: - 把官網當電子版宣傳冊做 - 盲目跟風所謂"高科技感" - 完全忽視移動端體驗
可能有人要說了:"我們小公司哪燒得起幾十萬做網站?"其實真不用。去年幫一個做手工皮具的工作室策劃網站,總共花了不到兩萬:
1. 域名主機:像買商鋪要選好地段,.com域名每年幾百塊不能省 2. 視覺設計:找專業(yè)攝影師拍產品圖,這錢花得值 3. 內容架構:重點突出"手工定制"這個差異化賣點 4. 后臺系統(tǒng):選了個操作簡單的CMS,老板娘自己就能更新內容
結果呢?他們的海外訂單半年漲了3倍,有個法國客戶就是通過網站找到了他們。
有次去客戶公司開會,發(fā)現他們官網的聯(lián)系電話居然還是前年的舊號碼。這種事情真的特別敗好感,就像餐廳門口貼著打折海報,進去才發(fā)現活動早結束了。
建議每個月至少檢查一次: ? 所有鏈接是否有效 ? 聯(lián)系信息是否更新 ? 產品目錄是否同步 ? 資質證書是否過期
最近幫幾個客戶做網站升級,發(fā)現三個新需求特別明顯: 1. 語音搜索優(yōu)化:越來越多人習慣用語音找供應商 2. AR產品展示:家具類客戶都在做3D全景展示 3. 無障礙訪問:符合WCAG標準正在成為硬性要求
上周有個做衛(wèi)浴的客戶,在網站加了VR看樣功能,樣板間成本直接省了60%。
說到底,企業(yè)網站早就不只是"網絡名片"那么簡單了。它既是銷售渠道,又是服務平臺,更是品牌故事的講述者。如果你還在用五年前的思維做網站,真的該重新想想了——畢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,門面功夫做不好,酒香也怕巷子深啊。
(寫完這篇文章突然想起自己網站也該更新了,這就去聯(lián)系設計師...)
微信掃碼咨詢